热门内容
最新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 安全生产月 >> 地方动态 >> 正文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启动“2009年安全生产年”活动

作者:广州交通广播   文章来源:广州交通广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8
记者从市交委获悉,2008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劳动安全生产事故、集体急性中毒事故、火灾事故,以及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事故,道路运输死亡事故及人数同比下降5.5%和9.8%,只使用市政府下达的死亡人数和责任死亡人数的年度控制指标的42.3%和40.4%,实现了省、市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2008年,市交委领导高度重视道路、水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狠抓道路、水路交通安全工作上从八个方面采取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 ----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为主线,全面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一岗双责制”。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安全;各分管领导在各自工作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与行政职责紧密结合起来,亲自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月”以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并将其作为重点贯穿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突出抓好交通运输领域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广州港务局牵头开展船舶防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船61艘次,执法车辆121辆次,发出检查意见书45份,取缔非法生产企业1家,加强了水路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整改和排放物的治理。市公路局加大对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的危险、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力度,投入4900多万元整治事故多发点,投入5300多万元对破碎路面进行维修和改造,投入300万元资金对1400多座桥梁进行检测,并在87座大桥、特大桥设置永久监控观测点,提高了公路通行水平和交通安全系数。市运管局、客管处、维管处和各区、县级市交通局通过组织开展多次全方位的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查处违章87宗,实现了对所辖公路、公交、出租、危险品运输和维修企业督查达到100%,所辖企业自查达到100%的工作目标。 ----强化源头监管,确保行业安全发展。在强化企业监管方面:通过修订、完善开业评估标准,引导企业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与管理台帐的建立;通过制定公共汽车电车行业管理考评办法、开展客货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强化车辆监管方面:加强对车辆维护保养档案、回场检档案等的监督检查,指导企业规范车辆技术档案管理。督促运输企业与有资质的维修企业签订车辆维护保养合同,杜绝“病车”上路营运。全年更新出租汽车2647辆,责令115辆10年以上公交车退出营运市场。在强化人员监管方面:通过完善从业资格考试流程,更新试题结构,严把营运驾驶员准入关,杜绝不符合素质要求的人员进入营运驾驶员队伍。共组织4929名违章出租车驾驶员培训学习,有19名驾驶员被清理出行业。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动态监管。广州交通集团、第一、第二、第三巴士公司和白云集团等单位全面安装了GPS监控系统,逐步开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运用安全监控管理应用系统开展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遏制了运输事故的发生。全市1942台危险品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并统一接入我市危运车辆GPS监控平台,实现企业和管理部门两级动态监管,实时监控危运车辆行驶路线、速度,监控在线率保持在92.7%,危运车辆超速等交通违法率下降近50%。全市有45家公路客运企业1800台客运车辆安装并接入统一的GPS监控平台,对及时纠正车辆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中小巴线路开行后,336台车辆已全部安装GPS智能监控系统;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已开发完毕,并持证上岗。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市政府名义组建了广州市突发公共事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联动指挥部,组织各成员单位修订各类应急预案53个,并从大交通出发,将公路、水路、民航、铁路、港口、地铁等部门的专项应急预案汇编成册。切实落实应急管理行政首长责任制。根据预案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分工,对需要的应急抢险物资、装备、车辆、船舶进行全面检查,加强车辆、船舶的技术保养,保证性能良好。组织开展北江大堤抗洪抢险拉练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自救抢险联合演练等。 ----确保重点时期安全运输,圆满组织春运、奥运会等重点时期运输。春运、“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期间的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在奥运防护期期间,组织人员不间断地对各重点部位进行巡视,出动人员1.8万人次,检查点(场、站)5000多个次,检查车辆43.2万辆次,不合格车辆2720辆次;检查行包795.6万个,查堵“三品”1.3万件。对在暗访过程中发现的15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公路客运站场给予批评并责令立即整改。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重新印发实施了《广州市公交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修改完善《广州市公路客运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2007年第4季度以及2008年前3季度发生同责及以上交通安全事故的11家客运企业、6家公交企业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办理业务等处理。对2008年发生的30起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安全事故进行倒查;对黄埔区“3.13”爆炸事故、从化市安顺客货运输公司“8.18”事故和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9.25”违规行车事件实施责任追究;对影响较坏的广骏公司肇事司机逃逸事故、强龙公司迟报事故情况进行全行业通报批评。 ----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教育常抓不懈。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充分利用各港口、码头、车站、车(船)等交通运输载体,通过宣传专栏、标语、画报、横幅,车内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共投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资金25.6万元,悬挂横幅890多条,张贴宣传画3800多张,出版专栏、板报等宣传园地46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24000多份,组织安全生产活动350多场次,培训教育职工9.2万人次。组织开办26期交通系统企业主要负责人、交通安全主任安全教育培训班,共培训1770多人。 2月6日,市交委召开广州市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正式启动“2009年安全生产年”活动。市交委主任冼伟雄明确提出以“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强调交通全行业要认真抓好扎实六项工作: 一是着力增强安全发展共识。把安全生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最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法律追究惩治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是着力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开展“安全生产年”的决策部署,按照“有权必有责”原则,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所有运输企业的负责人均要依法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件,全面担负起管生产和管安全的“一岗双职”,把安全措施落实到经营决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和每个职工作业的全过程。 三是着力构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坚持签订责任书、实施责任考核的有效做法,明确和落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重大隐患排查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点狠抓:水路运输行业、道路运输行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公路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尽快完善港口监管体制,加强对引航和港口安全生产监管。 四是着力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落实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三非”、“三违”和“三超”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积极预防一般事故,进一步压减全系统事故总量。按照“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今年,我市交通行业将重点开展六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1)开展公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危桥和承载力不足桥梁的安全专项整治;(2)继续开展公路“治超”工作;(3)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和公交车行车安全整治;(4)继续开展乡镇渡口、渡船更新改造工作;(5)深化水上交通安全整治,加大对乡镇渡口渡船、自用农船、“三无”船舶的整治力度;(6)加强交通基础建设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管。 五是着力提高事故防控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交通事故防控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兴安”工作,把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纳入科技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智能交通系统“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六是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以大交通的思路建立涵括港口、地铁、民航、铁道等有关部门的交通运输应急指挥机构,确保对处置交通应急事件的联动指挥。明确各应急处置机构的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落实应急人员和储备的物资,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确保应急运输保障有力。建立交通行业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落实各项应急处置装备,提升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交通行业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市交委要求各运输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开展“安全生产年”的决策部署,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科技保障、加强应急能力并举,实现市政府今年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